佛教建築的使用與管理
─以紫竹林精舍的設計與使用為例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Buddhist Architecture:
The Design and Utilization of Violet Bamboo Grove Buddhist Temple as an Example

釋悟因(Ven. Wu Yin)
香光尼僧團方丈、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
(Abbess of Luminary International Buddhist Society Dean of Luminary International Buddhist Institute)

(錄自:《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暨論文集》,1998年,頁161-172)

摘要:宗教建築是有生命的,此生命展現於它所蘊含的宗教意義與功能。紫竹林精舍是一棟座落於都市的佛教寺院,我們期望將它規劃成一座兼具宗教信仰及文教功能的建築物,希望透過空間景觀、視覺造型,具象地傳遞佛陀教法及菩薩的慈悲與莊嚴。經過思索、整理空間需求,參訪各類建築,並不斷與建築師溝通,歷經多年完成精舍建築。過程中我們發現:宗教與建築是兩大專業領域,彼此的語言與思考方式有極大差異,如何溝通是一大課題。此外,宗教建築是紀念性空間,也包含社會教化的實用性空間,以及服務者的生活空間,兼具不同功能特質,如何在配置與尺度作合理分配是另一大課題。本文整理並檢討紫竹林精舍建築規劃過程與使用經驗,期盼能對都市中現代化的宗教建築提供些許省思。

ABSTRACT:Religious architecture is a living thing. This life is expressed by its content of religious meaning and function. Violet Bamboo Grove Buddhist Temple is a monastery located in a metropolis. We hope to plan it to be a building with religious belief and function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t is intended to transmit concretely Buddha dharma and mercy and solemnity of Bodhisattua through spatial view and vision styling. Through contempl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spatial requirement after references to various kinds of buildings, we finish the building of the monastery after years of incessant communications with architects. Going through the process, we discover that religion and architecture are two major fields of profession with vast differences of language and thinking process. How to communicate is a major issue. Moreover, religious architecture has different func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commemorative space with social cultural function, and a living space for service persons. How to arrange and measure for proper arranges and discusses the procedure of architectural planning and experience of utilization of Violet Bamboo Grove Buddhist Temple in order to offer some retrospecul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modern religious architecture in cities.

關鍵詞:宗教建築(religious architecture),現代佛教建築(modern Buddhist architecture),
宗教與建築(religion and architecture),宗教信仰及文教功能(religious belief and function of culture)

完美的宗教建築是有生命的,
生命不在於它的雕樑畫棟、園林茂美,
而是它所蘊涵的宗教意義與功能,
紫竹林精舍,
正是一座兼具宗教信仰及文教功能的道場。

個人以為,宗教建築不應完全抄襲傳統,應該要放入時代的精神與意義。每一項宗教的藝術品,包括建築,都要反應時代人心的需求、渴望,及對宗教的想法與嚮往。如何用現代的材質、現代的意念、來符合現代人的宗教需求,並加以現代的詮釋,正是紫竹林精舍想要完成的。即使是同樣的材質,甚至同樣的一塊石頭,一樣可以賦予時代的解釋,經過這些努力,就可以說是一棟現代的宗教建築了。(香光,1992:106-123)

本文整理並檢討紫竹林精舍建築規劃過程與使用經驗,以四個章節,分別介紹紫竹林精舍的現況、與建築師溝通的經驗、空間規劃配置、以及建築設計的理念。

一、紫竹林中展法華—紫竹林精舍簡介

紫竹林精舍(或簡稱「精舍」)的創建,自民國七十二年冬購地,七十五年設計,七十六年三月動土到八十年完工,前後歷時足足八年。以下就其成立宗旨、建物定位、建築理念目標、建築配置計劃、及現況與功能分別說明。

(一)成立宗旨

紫竹林精舍秉持香光尼僧團弘揚佛法、回饋社會的使命,透過佛學研讀班的教學設施,提供具知識性、生活性及宗教性的成人教育,以開發個人潛能,莊嚴生命價值。

(二)建物定位

我們將精舍定位為開放社區使用的空間,依據使用項目,如大殿、圖書館等,營造出各自所需的功能及氣氛。在此,僧眾的角色僅是服務者,精舍空間的維護,是由所有使用者共同來完成。

精舍雖還稱不上是智慧型大樓,但為了務求減少日後在維持上所費的工夫,在結構體時已一併考慮相關管理設施,如電梯、音響、電腦網路、電話、消防、運輸等現代科技的管控設施。

(三)建築理念目標

紫竹林精舍要在車馬塵囂的都市中,創造空山靈雨的意境,提供人們熏習佛法的機緣。為發揮空間教育的功能,訂定三個目標:

1.以功能為導,實用為主,一切的裝修設備能周全照顧人與人、人與景、人與物的互動關係。

2.以厚重樸實為主要風格,輔以精確施工,以呈顯樸實莊嚴的佛門精神。

3.以《法華經》作為精舍的精神象徵。發揮佛教藝術的功能,藉由佛教象徵圖案、浮雕、塑像,引發入
寺參拜者去體會《法華經》中佛陀本願的思想內涵,以及「人人皆可成佛」的意義。

(四)建築配置計劃

建築的結構主體分前、中、後三棟並立,分別代表佛法住世的三寶。前棟「法寶樓」是佛學研讀班上課、活動的教室;中棟「佛寶樓」供奉釋迦牟尼佛說法相,呈顯世尊恆轉法輪的悲願,上層還有念佛堂、藏經樓(圖書館),提供解、行的修學場所;後棟「僧寶樓」則是法師們修學、辦公及住宿的區域,表示佛法慧命的延續需有僧伽的住持。(圖一)

(五) 現況與功能

精舍最主要的功能為佛教成人教育中心,自民國七十四成立佛學研讀班以來,目前每週約有一千七百多位學員在這裏上課,且不定期舉辦各類講座、營活動、法會活動。在同一時間內,佛學研讀班最多有四百四十人在此上課,大型活動則曾有三千人同時參與。法師們並帶領佛學研讀班的學員從事認養公園及高雄輔育院弘化等關懷社會的公益活動。(圖二、三、四)

二、開啟生命的智慧——與建築師溝通的經驗

宗教與建築是兩大專業領域,彼此的語言與思考方式有極大差異,學習如何溝通是一門活生生的教育課,更是開啟生命智慧的歷程。從規劃精舍到營建裝修完成,我們就人與人溝通、事與事銜接的經驗,整理出下列理則。

(一) 善盡角色職責

1.寺方要提出需求、預算、禁忌。為了籌劃紫竹林精舍建築,我們曾參訪國內、外較大的公共建築及宗教建築,感覺、擬想適宜的空間規劃。

(1)空間需求:功能定位,想要的感覺,使用對象的年齡、教育程度及人數可列表說明。

(2)擬定預算:可依結構體、室內裝璜分別列預算。

(3)提出忌諱:例如,方位格局,地板中間線不直對佛像,佛前橫樑避免位於佛之頭頸部位,顏色以正色為主,避免粉色等。

2.建築師提供專業知識素養、協助釐清寺方的需求、感覺。

譬如:建築師問:「要香客大樓否?」
法師答:「我們不要香客大樓,我們需要幾間教室、兒童教室等。」
建築師問:「一間教室需要幾坪?」
當時對於幾坪沒有概念,被這一問,法師們進一步思考:「一間教室要容納多少人?」
建築師再依專業知識計算出坪數。

又比如法師們提出要像高雄蓮池潭邊的孔子廟,有沉穩、空曠、自在的感覺,建築師就提議參觀國父紀念館,討論應用簡單的線條表達出紀念性空間的宏偉、清淨、爽朗、實用。初與「三門建築師事務所」溝通時,寺方只能提出簡單的需求,而想要「什麼樣的空間」、「什麼樣的感覺」這方面,仍只有較抽象而且不具體的想法(圖五)。

建築師在偶一因緣看了「山中傳奇」這部影片,激發「山」的靈感,提出造型的意念:

(1)由於基地環境缺少變化,我們想重新創造一個特殊的環境,於是以山的意念,在平地裡營造一個上山朝聖的空間。

(2)將自然的元素,山、石、樹木、流水、浮雲,以抽象的手法融入建築內,企圖以現代的建築觀念對中國院落空間加以詮釋。

(3)主殿偏右,讓出一條護龍,所有動線、休憩景觀容納於護龍內,保持主殿莊嚴的氣勢。

(4)護龍外的雲墻,曲折的線條除了隱喻山的形態,也提供了視覺的高潮及動線的起伏。限於主殿的面積,無法提供一條寬敞的護龍,於是造成護龍狹窄而長,然而卻在狹長的缺點下,藉著樓層的高度予以變化,加上挑空、亭台樓閣等設計,刻意的表達出上山的意象。

(5)住宿區由於空間有限,我們利用每一層平台的漸次退縮,柱、樑外露形成的框架系統,使空間層次更豐富。一樓的水池可直接流瀉至地下一樓的蓮花池,形成瀑布的景觀,帶動風的流動,也活絡空間的氣氛。

(6)最高的部分是佛塔,也是整個建築物的焦點。兼具結構功能與宗教意義。(圖六、七、八)

過程中經過雙方不斷的推敲、釐清、確認後,才將空間一個個定案下來。

(二)確立合作方式

1.定期討論:規劃設計時期,我們二週一次與建築師討論直到全部定案,整整用了一年的時間。(圖九)

2.運用研究模型溝通:建築師初擬規劃概要、參考配置方案、立面與剖面圖、空間量表等圖說,向我們說明設計,但我們很難去感覺整體型式。後來建築師又運用研究模型與我們溝通,才逐漸建立空間概念,掌握圖說的意象。

3.專人專案負責﹕承蒙「三門」幾位負責人白省三、高山青、丁清彥、王宗仲先生的重視、關心,給予法師們很大的精神支持。建築過程中,凡現場監工、承包商、法師們發現問題,「三門」都派專案負責人孫立慶先生補圖說明或親至現場解決。

4.落實監造權責﹕更重要的是在每一層樓的鋼筋綁紮後,「三門」定要嚴格檢核後才能灌漿。

(三)溝通差距的處理

在與建築師、室內設計師溝通的經驗中,我們摸索出下列六點原則。

1.回到空間的目的性客觀分析﹕設計師想要表現個人設計風格,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否契合寺方想要的感覺,要與設計師從空間的目的性來分析,讓空間感覺能平實的表達出來。

2.寺方要避免鑽營細節﹕寺方看到設計案時,只需就感覺上來評估有否達成所要的精神,或機能需求是否滿足,其他如樣式、收頭等可交由專業設計師來做,不需鑽營細節。

3.腦力激盪收集澄清感覺﹕以實際圖片、幻燈片、透視圖,或模型來作溝通討論,並透過腦力激盪收集、澄清感覺,彙整歸納值得保留、需要去掉減少的部分,提出建議改進,供設計師參考。(圖十)

4.當面委婉告訴設計師,寺方立場及所需要的空間感覺,請他修改。當二次溝通發覺彼此想法差距太大時即應處理,否則,若太久才拒絕,則對設計師的打擊會很大。

(四)結構與裝修銜接處理

進行室內設計應注意的事項有:

1.室內裝修應配合建築風格,達成整體感。文教性質的佛寺宜清淨、簡樸,以靈修為主,故線條要求嚴謹。整棟︰建築骨架夠,則裝飾多反而造成負擔、破損,所以形不用太強。

2.確定室內設計的時間,宜在結構體粉刷之前,避免水電、空調設施等工作重覆,造成資源浪費。

室內設計必須更具體、細微地表現宗教意義。然而,每個人對宗教意義有不同的詮解,而設計在本質更是具個獨性的,所以如何處理意念上的差距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三、蓮生地水火風中——空間規劃配置

人存活於時空中,行為活動深受環境影響,比如說,設定了門的位置,出入就必需經過那裏;廚房餐廳設在那裏,要吃東西就必須到那裏,這就是一種「業」。所以,規劃一個空間就是營造一種「共業」,影響著所有使用那個空間的人。空間規劃得好,使用的人就會安定,否則會形成困擾,所以空間規劃是令使用者安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就個人參與精舍營建、使用管理的經驗,探討空間配置及規劃的原則。

(一)空間配置

1.依空間功能區劃配置

性質相近的空間,應集成一區以免相互干擾。紫竹林精舍包含宗教紀念性空間、社會教化的實用性空間、以及服務者的生活空間三大功能,特以前後庭區隔出三棟建物。

2.依使用對象定位空間性質

宗教建築是一個公共空間,除了在此服務者所需的生活空間可定義為私密性的空間外,餘應儘量開放讓大眾使用、維護,讓空間充分運用。

3.以行為分析空間配置的合理性

思索那些活動行為需要什麼空間。如信眾會攜帶鮮花水果來寺供佛,那麼大殿外需設有清洗敬果區及花器儲放區。又如弘化堂(客堂)通常設於大殿旁,方便服務來訪者。

(二)動線控制與管理

佛寺是一開放性的空間,任何人都可進入,安排合理的動線可以達到服務及安全維護的效能,並能節省人力。動線安排的原則如下:

1.須設定一個主要出入口來管制動線,再依所需分道。動線系統可分人、車出入動線,外部道路,內部動線及服務動線等系統。

2.依使用者特性安排動線。如圖書館使用者為社會大眾,不一定是有信仰者,其動線安排可不須進入宗教性空間。另淨室(洗手間)是公共性質,須動線明確、使用方便。

3.設置服務動線以省時省力。尤其大型法會活動時,常有大宗物品、蔬菜、水果等入寺,應讓車子可直接駛到卸貨處,節省搬運人力。亦須考慮平時郵差送信、貨運物品收發可直達的動線。

(三)空間量的規劃

一般佛寺平時與活動期所需的空間量差距甚大,須審慎思維﹐定出適當的空間量。如精舍平常人數約二十人,大型活動時人數激增約二千多人須提供食、停車、活動等空間。

1.透過活動需求及運用頻率,來決定空間量與區位關係。如研讀班教室的量及大小的評估,須配合學制、教學效果所需人數及分班方式來決定;營活動,如齋戒活動,則須提供吃、住等空間。

2.空間規劃須朝向彈性、可互用設計,以因應平時與活動期量的差距。如大殿不必很大,只要平時共修夠用就好,可以簡省清潔維護等人力,法會時則使用講堂、教室作為大殿的延伸空間。

3.戶外空間如中庭、後院可放大量體,平時感覺空靈,活動期則可作為人潮迴旋與臨時運用的空間。

4.儘量爭取剩餘空間以儲藏活動期所需物品存放空間,如拜墊、經書等最好能儲藏於活動時會使用到它的地點。

(四)特殊空間的考慮點

1.大雄寶殿

大殿是宗教精神象徵所在,佈局上為建築主體,建築風格也以其設計最為突顯。尤其以佛位是整體空間的軸心,強調「分別為勝」,因此要具獨特的個性,表現要有寬闊、深遂的感覺(圖十一)。再者,西方宗教透過光表達神壇神聖,而佛教的理念是佛與眾生平等,在設計上要表現出凡聖一體的平等精神。此外,一般為表達對佛的崇敬,大殿多設計為一層使用,或再設同質性空間如念佛堂等。為使空間可充份運用作其他用途,可於佛位上方置放書架等,只要避免跨越佛位即可。

2.藏經樓

目前紫竹林精舍依佛教傳統,將存放佛教經典的藏經樓配置在建築的最上層,以表達恭敬之意。但是在資訊越來越發達的現代,大量沉重的書籍放在最頂層,不但增加工作人員的不便,對建築體結構安全也是很大的負擔。如果再有機會興建佛寺,我們將會把藏經樓安排在一樓或地下室。(圖十二)

3.禪堂

為達靜坐攝受之效,禪堂設計上須控制光線、空氣來表現純、靜的感覺。

4.弘化堂(客堂)

弘化堂是信眾接觸的第一線,也是出入管理的總樞鈕,應設於明朗可見之處。其空間大小應考慮活動期可擴充方式,並應另設附屬的服務空間,如接待室、茶水間、行李區等來放置信眾的行李、雨傘、雨衣、待轉物等,使空間保持乾淨、清爽。

5.耆闍講堂

是宣講佛法或皈戒集會的場所,是可容納最多人的彈性空間,所以其性格不能太強烈,才可因應各類活動的使用需要。

6.廚房、齋堂

空間量體可依平時使用為考慮,再另設想大型活動時期可延伸使用的空間,如此可簡省平時維護工作。此外,還需要大量儲藏空間來儲放大型活動使用所需的各類物品、廚具。另外,冷藏、冷凍等相應設施應滿足大型活動時期所需。

7.僧寮

在此服務的出家人,其生活空間需照顧休息、安靜之需要,儘量避免喧雜。因此要考慮隔音問題,而配置上亦應考慮洗曬衣被、讀書、禪坐等使用上的方便。(圖十三)

四、一念映現三千界——建築設計的理念

(一)傳統與現代的省思

依中國營造法則,主要建築物佈於中軸線上,兩側為附屬空間,營造對稱佈局。又﹐一般佛寺的殿堂配置先是彌勒殿或稱天王殿;其次供奉佛菩薩,即大雄寶殿;接著后殿是藏經樓或方丈室,這正代表著佛教的宇宙觀。

而針對紫竹林精舍我們不斷自問:這棟建築物要表現什麼意念,在現代社會中要傳達什麼意義﹐如何在建築中詮釋佛典教理,傳續佛菩薩的精神。

在第五次討論會中,我們決定重新反省原規劃案的時代性。本規劃案對現代佛教空間處理、意境創造、造型表達程度如何?對現代中國建築的呈現具多少意義?本案基地面寬不大,機能需求眾多,若以傳統空間配置、傳統造型語彙表現,會在處理屋宇曲線、立面比例等方面,有很多窒礙處。若拋棄傳統的空間組織,致力於以現代手法詮釋,能否更符合現代宗教的需求?

建築師秉持「問題是創造的來源」的信念,耐心地陪著法師們參觀國父紀念館、大安國宅、故宮至善園、觀音山凌雲禪寺、林口竹林山觀音寺,並一一作特色分析。最後﹐我們決定將這棟建築物重新定位為一棟弘傳佛教文化的建築物,而不只是一棟中國式建築。

因此,紫竹林精舍打破傳統建築的「對稱」概念﹐取消原來左龍右虎對稱的空間設計。基於長條狀的基地條件,引用了中國傳統建築三進的空間安排方式,配合佛法來詮釋空間功能,以佛教形成的條件—佛、法、僧三寶來與三進結合。並著重右邊護龍以開放性長廊、階梯步道貫通三棟主建物,使得室內仍有行於山中郊外的空間趣味。

再者﹐自始悟因就希望能突破宮殿式建築的傳統。斜屋頂是決定建築型式最重要的議題﹐現代的佛教建築是否可以脫下大帽子?我們思慮了很久,最後為了符合政府法令,保留這唯一能說明宗教式建築的象徵。雖然型式上有其限制,我們仍力求簡化,打破傳統繁複的裝飾,而在顏色、材質、型式上以質樸、平靜、開放的方式來說明現代人的心情,希望這棟建築物實現現代人心靈的歸屬。(圖十四)

精舍建設的過程中悟因深深感受到,中國傳統根深蒂固的「對稱」觀念﹑宮殿式建築傳統等等,阻礙了開放性、多元性的思考與創新。宗教建築如何走向現代化風格,又能蘊藏佛教文化的內涵,是當今佛教建築面臨的一大課題,也是個人所期許的進展。(圖十五)

(二)結語

精舍的完成是諸多因緣成就,其間投注力量的包括上懺下雲長老主持動土,「三門」建築師設計,恩河美術社完成裝修,還有施工人員認真施作,護法善信無分遠近籌募經費,利用假日到工地澆水、作小工,具有營建、設計專業知能的居士義務擔任顧問,提供指導、協助,還有無數有緣人以心意供養:持經咒、手抄經,奠入地基或供在佛座,冀法寶永存,法輪恆轉。當然,還有法師們的發心投入。匯集了這些與佛有緣的人,在此集聚成佛資糧、深植善種,紫竹林精舍建築充滿了大地芸芸眾生的思想與願力。(圖十六、十七)

回溯佛教發展史,可以自佛教藝術中,看到佛陀的教法及每一個時代百姓對人生的祈願。佛教藝術的理想型式正是兼具了教理的闡揚與生活的反映。我們努力地讓這棟建築物活出佛典的義理﹑傳續佛菩薩精神﹑完成佛教教化社會的功能。紫竹林精舍的一景一物傳遞著經典故事,也交織著每一位在這裡用心、用力參與者的故事,未來﹐更會有駐足在這裡探詢生命意義者的故事,所有的故事如點點滴滴匯成川流的水,豐沛了這棟宗教建築的生命之美。(圖十八)

【參考文獻】

釋悟因,<1992紫竹林精舍——永恆的法華道場>,《香光》,嘉義:香光莊嚴雜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