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境教為眾生說法,更傳達佛陀本願──人人皆可成佛。
Category : 影視史學
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電子報_在生命的轉角•遇見佛法《煉心》文:莊庭軒 組員:林怡萱、 李麗梅 、潘瑞琪
靠近她,你會感到安心;聽她說話,會被那股溫柔語氣吸引,令煩躁的心安穩。
娓娓道出自己的生命故事,自然地情感表露,
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電子報_在生命的轉角•遇見佛法《做!就對了~》文:陳慧姿、李麗梅 組員:盧秀里、洪麗雲、賴柔庄
玲玲學長學佛因緣一則她看見婆婆因罹癌而學佛,過程中身心的轉化。二則教書多年,心靈有被掏空的感覺。
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電子報_在生命的轉角•遇見佛法《且將新火試新茶》文:許孃仁 組員:周碧玉、王明仁
每次看 《2024年影視史學第八期首映會》眼淚就不自覺流下,畢竟生離死別是我們窮極一生學都學不會的必修課。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放下了,但……。
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電子報_在生命的轉角•遇見佛法《我的美麗人生》文:盧恒永 組員:賀明蕙 、黃麗鄉、許孃仁、蘇弘仁 簡麗花女士本來是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婦,因緣際會下進入商界,在忙碌緊湊的生活,帶著一顆虔誠向佛的心,在紫竹林精舍完成了研讀班的學業。然後繼續加入精舍的弘化志工,利用上班前的空擋時間,到小學為小朋友傳授善的知識,十餘年間從未間斷。
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電子報_在生命的轉角•遇見佛法《最佳候選人》
文:賀明蕙 組員:盧恒永、黃麗鄉、許孃仁、蘇弘仁
楊美容老師服務於教育界,高雄高工化工科退休老師,擔任紫竹林精舍兒童讀經班召集人。 她總是笑臉迎人,有一顆溫暖的心,很會照顧身邊的人,帶有一股強大的正能量感染著周遭的人,善用智慧及開闊的視野,帶領團隊解決問題。她對教育的熱忱,不僅是在學校裡,也體現在志工服務上。對待學生猶如家人,會用「欣賞」的角度,看待所有不同的學生,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她曾引用德國教育家福祿貝爾所說:「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
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電子報_在生命的轉角•遇見佛法《一個做佛事的人》文:周碧玉 組員:王明仁、賴柔庄、黃秀惠
2024年12月,經過長達半年的拍攝,《一個做佛事的人》終於完成了,也再次深深體會到拍攝與製作影片的不容易。
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電子報_在生命的轉角•遇見佛法《一路風景》
文:郭施萍 組員:林菀心、簡銘萱 、 潘瑞琪、莊庭軒
洪居士,年幼的生活資源欠缺。在原生家庭封閉的觀念,影響女性的學習成長。直到遇見了「佛法」,勇敢地放棄了包袱。洪居士說:「只有跨出去才可以學到東西。好因好緣降臨時,定要及時掌握。人生高度不在學歷技能,而是自身的心態。」
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電子報_在生命的轉角•遇見佛法《逆襲人生》文:陳貞君 組員:黃秀惠、陳貞君、周碧玉
許惠美理事長是志工界的精神領袖。田野調查時,踏入高雄市志願服務協會,門一開啟,映入眼簾的是滿滿的志工活動紀錄,用心關懷的精神令人感佩,更觸動人心的是她那堅韌無比的生命故事。… 閱讀更多
《愛•珍惜》
文:李秋雲、林菀心 組員:簡銘萱、林菀心、李先女、李秋雲、李秀惠、李秋玉
參加影視史學這一年時間裡,上課努力聽課,從不懂到略懂,學習了從無到有的影片製作知識。從企劃影片的架構到跟拍影片、機器使用、訪談技巧,到整理好幾個小時的訪談文稿,幾萬字的聽打。過程中,要理解每個受訪者的重點,並統合張家兄弟姐妹們故事,定出影片的主軸,是製作團隊與受訪者腦力激蕩與碰撞、精煉的結果。因為張家人的信任與喜捨、分享,讓我們參與了一小段彼此的人生。
文::蘇弘仁 2023/12/28這一期的被攝者是自羕法師的父親 – 黃聰俊居士 – 我都稱他作「黃爸」。當你走進精舍,看到了笑臉彌勒,其中一位應該就是自羕法師了。自羕法師平時就如黃爸說的「每天都要笑臉迎人」。這樣的生活態度,應是源自於家庭環境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