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故事述】退步原來是向前

從小,我欠缺安全感,長大後,想找一個人來保護我,所以我23歲就結婚,希望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可是,現實生活不如我想像的,老公是海軍軍官,工作地點經常調動,婚後總是聚少離多,我估算過結婚26年他在家不超過… 閱讀更多


【成長故事述】回歸純真

學佛後,發現學佛很有趣,和以前想像中的嚴肅,完全不一樣。上課時,當學長快樂地帶動唱:「一根手指頭啊,一根手指頭啊,變變變成毛毛蟲,二根手指頭啊,二根手指頭啊,變變變成小白兔」頓時,讓我的心境從四十歲降為十歲,活潑生動有趣的氛圍,讓我也像幼稚園小朋友般地跟著唱跳。忙碌工作中,從無法將自己放下,來到精舍上課,是我釋放壓力最佳方法,連先生都察覺我的改變,說我人緣真好,班上同學就像一家人,有困難互相幫忙。… 閱讀更多


【成長故事述】我被怨恨綁架了

「怨恨」,這心念很可怕,會讓人看不到事實,會讓人在無形中失去了最重要的東西而不自覺。我就被它綁架了十多年。

18歲那一年,爸爸選擇離開家裡,正值叛逆期的我,沒辦法原諒爸媽為什麼不能給我一個完整的溫暖家庭。所以,我也離家出走,去找尋自以為是的幸福及溫暖。… 閱讀更多


【成長故事述】大喜和大悲的交會

我生長在一個小康家庭,十八歲以前,唯一的工作就是把書念好,其他的雜事一概不管,直到高中三年級……。

一開始是爸爸的精神狀態有點異常,後來變得健忘,最後甚至想不起家裡的電話號碼及住址。家裡的人先是到處求神問卜,在遍尋無助的情況下,轉向西醫腦神經內科求診,結果發現是腦瘤壓迫到腦神經,就在手術成功,全家愉快的準備迎接父親回家的時候,又被告知,爸爸的腦瘤是肺癌轉移所引起的,而癌細胞已經是第三期了。我完全無法轉換這樣的訊息,腦中一片空白,心裡一片茫然。… 閱讀更多


【成長故事述】退一步海闊天空

我先生是建築包商,因經濟不景氣,他將工程結束另謀出路。每個月家用的開銷、貸款、帳單等等,壓得夫妻喘不過氣來,兩人越看對方,就越不順眼,說話也要特別小心,深怕說錯話刺激對方,讓先生覺得我看不起他,引起家庭糾紛。我心理壓力很大,每天晚上都需靠安眠藥入眠,也到處求神問卦,期望有人替我解決難題。… 閱讀更多


【成長故事述】教學甘苦談

學佛後,因緣際會我又重回補習班教書,突發奇想希望把佛法所學應用在教學上,教導更多的年輕人了解佛法的美好。

一上課,便有學生挑釁地警告我,上課吃零食,聊天,互罵三字經都是正常的,不用太驚慌。我也有備而來笑著說:「我知道你們的規矩,我的原則你們也要遵守。」有位學生吃驚地問我:「難道老師不生氣嗎?」我說:「生氣對我又沒好處,我為什麼要生氣呢?」。下課時,突然有學生吵架大打出手,並高舉椅子想砸人,我搶下椅子並抱住她,「深呼吸,深呼吸,讓心沉靜下來。」她破口大罵並想掙脫我的懷抱,看她歇斯底里情緒失控,我心疼地流下眼淚,我告訴她生氣是傷害自己,老師也有兒女,如果他們像妳這樣我也會很心疼的。一些平日不用功的學生也會出言不遜地罵我,我就笑著說:「謝謝你為我消災!」學生莫名其妙,感覺老師是神經病,頭殼秀逗,被罵了還說謝謝。… 閱讀更多


【成長故事述】擔心媽變寬心媽

 我是個十分神經質的母親,總是煩惱一堆,無法放心。
自從女兒出生後,我就辭去工作全職在家照顧,初為人母的我,對育兒是一竅不通,便將育兒等相關書籍全部買回家研讀,並依照專家指導,一心一意將孩子拉拔長大。

直到女兒長大離家到台北讀書,原本該鬆口氣了!但卻又莫名的擔心,頻頻交代女兒出門在外一切都要小心,每天都要打電話回家報平安。我甚至買電擊棒、催淚瓦斯等防身武器讓她隨身攜帶,偶爾打手機沒聯絡上,就急得像熱鍋上螞蟻坐立難安,開始亂想會遇到壞人…,就猛打電話給她的好朋友,非得知道她的行蹤才能安心。… 閱讀更多


【成長故事述】35歲,我才學會煮飯

生活順遂,讓我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家裡的事完全與我無關。直到爸爸破產,負債累累,家裡從此愁雲慘霧、苦不堪言。我對爸爸不諒解、不理睬,媽媽也 常因小事發脾氣,牽連爸爸,弟弟生氣充滿憤怒,我才突然驚醒一切都改變了!我想多賺錢幫忙家計,換工作改做保險,卻一直很不順利。有一天爸爸突然對我說:… 閱讀更多


【成長故事述】善的循環

我是高中美術老師,畫展作品中蠻多展現佛像和蓮花,與佛相近應屬有緣,學長們也鼓勵我上研讀班,對創作應會有更多體悟。

我個性很熱心,我的好朋友都擔心學佛後變消極,在她們心中我是火車頭,常常帶著她們畫畫、作陶,我也鼓勵她們來上研讀班,就會了解佛學,也不會有無謂的擔心,我也經常於畫畫中播放好聽的佛曲,善意啟發大家學習佛學的契機。… 閱讀更多


【成長故事述】「無明觸」轉「明觸」

初級班學習苦的真諦,我了解「惑」「業」是招感苦的因,執取貪瞋痴,就有苦果,因此我常做斷業的練習,感受到學佛的奧妙。中級班學習十二因緣,更豐富了,知道「觸」乃斷煩惱下手處,而修行從觀察當下的起心動念著手,故隨時提醒自己,若遇到了不如意、不合道理的事,試著覺知「觸」、「受」,將「無明觸」轉為「明觸」。… 閱讀更多